尚书造句(精选155句)

1、同时明代在户部的用人政策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户部尚书任职的短暂以及他们大多不得善终的结局,也暴露出当时的政治体制中存在的问题。

2、有父子尚书墓,地处平定东关重兴坡.

3、贞元十六年登第,历官至镇州宣慰副使、尚书郎、饶州刺史。

4、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5、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建立蜀汉,诸葛亮受任丞相、尚书事。

6、尚书:“莜莜,谢谢你。也希望你能记住,我的女人没必要为了大局而牺牲。兵败,是为将者失职。国亡,乃为君者失信。千古兴衰,从来与红颜无关。你只需在后方安心等我们凯旋。”。花香蘑菇

7、我已经把这事查清楚了,宝大祥托的人是南京兵部尚书王琼,王琼陛下还记得吧?

8、韩定辞,深州人。为镇州观察判官、检校尚书祠部郎中,兼侍御史。诗一首。

9、唐贞观十六年,改名遵义,名称取自《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10、《尚书·洪范》说周武王问政于箕子,箕子建议他除了“谋及卿士”、“谋及卜筮”外,还要“谋及庶人”。

11、不敢,下官宣帅幕府赞画,兵部尚书左司郎中萧……那个言,见过贵人!却不知贵人官讳上下如何称呼?

12、其曾祖父哈什屯,为内大臣;祖父米思翰,为户部尚书;父亲李荣保,为察哈尔总管。

13、俗话所说的“得饶人处且饶人,能帮人处且帮人”,《尚书》中讲的“罪疑惟轻,功疑惟重”,就是这种做人态度的体现。

14、刑部尚书卫文升乃是大隋开国元勋之一,骁勇善战,多谋善断,昔日隋文帝杨坚对其十分赏识,誉为大隋王朝之“紫骝马”。

15、字时泰,明代松滋人,官至兵部尚书

16、誉称“徽州第一家”的龙川胡宗宪尚书府,座落在安徽绩溪龙川村中央,“炳”字辈共12代人曾在此居住。

17、从老宅里走出後,***又沿路参观了“奕世尚书坊”,走过“十全十美桥”,来到了“龙川胡氏宗祠”观瞻。

18、《尚书》中就有“酣歌恒舞,苟于货色”的记载。

19、遂下尚书省集官详定,众议佥同。

20、11月底,她的“尚书房”将在恒大珠宝古玩城重新开业,她特意辟出一小块空间用于砚友们交流。

21、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出自:唐·韩愈《与孟尚书书》仰:抬头。俯:低头。对天、对人、对己都无愧。韩愈

22、卫所是明太祖称帝前在南京创建的,是明朝军队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这种制度是模仿北魏隋唐的府兵制、又吸收元朝军制的某些内容而形成的,属于自给自足的军屯类型这种体制是1363年由原元朝户部尚书张昶提出的。魏斐德

23、雍正十三年十月,以西北两路大军已撤,大小事件俱交*理事务王大臣办理,遂裁撤办理军机处。*理事务王大臣:庄亲王允禄、果亲王允礼、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协办*理事务:平郡王福彭、大学士徐本、朱轼(乾隆元年九月卒)、公讷亲,尚书海望。高王凌

24、年份:南宋光宗绍熙年间,一代大儒朱熹将儒家经典礼记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汇集一起刊刻,合称四书。再加上先秦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五经。朱熹

25、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四月,道光皇帝将自己的皇六女寿恩固伦公主下嫁工部尚书博启图之子景寿。

26、隋炀帝被杀后,裴矩被弑君判乱复又称帝的宇文化及所用,任命为河北道安抚使,尚书右仆射。

27、所以当他晚年患病之时,变起仓猝,祸生肘腋,身膺天下大元帅、守尚书今兼侍中的次子秦王李从荣,妄图夺取帝位,率兵攻打宫门,列陈于天津桥。

28、纪纲当初因瓜蔓抄事件清查有功升为正二品的都督佥事,要知道六部的尚书也只是正二品,再往上的品级非功臣宿将而不可得。

29、相传初唐武则天时,当时工安某厨师以猪肚头和鸭胗制成一道菜,名为“撺双丞”,影射当权酷吏尚书左丞周兴和御使中丞来俊臣。

30、内廷藏书,为溥仪私有,大多为清宫古书;宫内府藏书,为数很多;尚书府藏书,数量很少。

31、而此前钱谦益赴任南京弘光朝礼部尚书时,如是曾戎服控马,与钱并肩前往。

32、百僚钳口,道路以目;尚*记朝会,公卿充员品而已。

33、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屋壁中又发现了用古籀文书写的古文《尚书》十六篇,此十六篇晋永嘉之乱后亡佚。

34、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35、其中观象台的发现,印证了《尚书·尧典》所记载的尧“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历史功绩。

36、不久又赏赐解缙等人“金绮衣”,待遇与尚书相当,对他们说:为皇帝代言,关系国家机密,而且早晚随侍朕的左右,裨益不在尚书之下。

37、于是尚书外郎独孤悊以儒显,给事中许敬宗推悊确论,义方引逮百家异同,连拄悊,直出其上。

38、尚书徐宣,体忠厚之行,秉直亮之性;清雅特立,不拘世俗;确然难动,有社稷之节。

39、严嵩将首辅夏言攻倒杀害,权倾一时;吏部尚书闻渊,不安于位,告老回乡,文官的人事权,便由严嵩的党羽所接掌,将朱纨的职称由“巡抚”。

40、(明吏部尚书陆光祖语)此后徐氏子孙累世业儒,文风日振,而樟木日渐寝枯,晚宋有名士去其旁木,改名章林,取“文章如林茂盛”。

41、三公尚书二人,掌天下岁尽集课;吏曹掌选举、斋祠;二千石曹掌水、火、盗贼、词讼、罪法;客曹掌羌、胡朝会,法驾出,护驾;民曹掌缮治、功作、盐池、苑囿。

42、孙鑨系明吏部尚书,原先墓前石人石马俱全,后此处已改办乡镇企业,面目搞得全非,如今尚一具石翁仲。

43、尚书恩泽学士词章奕世犹留佳话在,星岫云横沙河水绕此间宜有夏声来。

44、此外,有一次,寒门出身的尚书郎刘寔去石崇家,中间上厕所,看到有深红色花纹帐幕,垫褥很是华丽,两个奴婢手持香囊。

45、这时,参知政事的名称被取销,而增设了四名副宰相,即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

46、如因旧损需换新印者,“给讫限,当日以旧印申纳尚书礼部棰毁”,也有先锉去印面一个角,集中销毁的。

47、“玩物丧志”,那是我们老祖宗传下来的遗训,典出于《尚书》的“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48、从此以后,和官运亨通,一直做到内阁首辅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御前大臣、内务府总管、吏部尚书、户部尚书、步军统领、京城九门提督等军政要职。

49、联系《尚书·尧典》所说“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历史背景,可将我国观象授时的考古实证上推至距今四千一百年。

50、最大的缺点是所辑谶纬文字均不注出处,使人难于稽考核实:其次是对纬书的概念及纬书的范围不太明确,因此把讲五行灾异的《洪范五行伟》也辑入《尚书纬》中。

51、十月,借工部尚书充贺正使,与馆伴宾射,一发破的,众惊异之。

52、陈重与雷义两人同时官拜尚书郎,雷义因为代人受罪,被免职。

53、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54、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时任刑部侍郎,主张建立新式监狱,并与时任法部尚书的戴鸿慈就监狱改良、建设新式监狱进行了多次讨论。

55、虽说后来父因子贵,其三儿子周希圣官至户部尚书,他也被朝廷依例诰封了一个刑部右侍郎,但只是一个荣誉称号罢了。

56、傅恒为满族镶黄旗人,为沙济地方富察氏,曾祖父哈什屯为内大臣;祖父米思翰为户部尚书;父亲李荣保为察哈尔总管。

57、回顾历史,我们发现与“官本位”并行不悖的是“民本思想”,如《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的“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等。

58、“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尚书·五子之歌》,阐述了我国传统的执政治国思想:人民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巩固国家的基石,国家才能安宁。

59、《尚书》中第一次记载了“天圆地方”的概念。

60、中枢内,秦桧如飞而至,跳脚大吼,诸尚书、侍郎魂飞胆丧,随即全体高速运转。

61、一次,邮传部尚书空缺,奕劻示意众人,此缺当售银三十万两。

62、苏某之字,东涂西抹、春蚓秋蛇,焉敢于宋尚书面前班门弄斧?

63、南宋孝宗时,有个尚书郎鹿何,他反对延迟退休的做法更为尖锐:刚过不惑之年就提前退休,回家后在堂上挂了一块匾,书“见一”两字于其上。

64、刘墉的曾祖父刘必显是大清入关后的第一批进士,祖父刘启是康熙朝有名的清官,父亲刘统勋更是一代名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

65、壬子,诏刑部不得分禁系人数,瘐死数多者申尚书省。

66、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67、咄!那小子,你只要敢动我妹妹一根汗毛,我们兄弟就把你这尚书府烧个片瓦不留。

68、一次,西域使者前来朝拜,明帝很高兴,下令赐给西域使者十匹丝绸,负责登记的尚书郎误记为一百匹,然后将记录交给大司农入账。

69、玉徽王朝惠帝广武三年,七月十九,原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承恩伯费无极,上劝进表,朝野震动。

70、但当年九月,刚当了两个月皇帝的刘粲,即让掌管兵权的大将军、录尚书事靳准杀掉了。

71、宏又遣伪南部尚书托跋等向司州,分兵出兖、青界,十万众围朐山,戍主玄元度婴城固守。

72、乾隆还要求把他的旨意交总管内务府大臣,传谕所属一体知悉;再缮录一通交尚书房、敬事房存记。

73、经义先教《论语》、《孝经》,后教《尚书》、《左传》、《公羊》等课目。

74、“温室”是汉代尚书省所在的办公场所,这话的意思是,连温室那边种什么树孔光回家都不谈。

75、如,《古文尚书》把荀子引《道经》的“人心之危,道心之微”和《论语》的“允执其中”连起来,造成所谓“十六字心传”,意义却连接不起来。

76、公元450年,宋文帝刘义隆准备出兵进攻北魏,与尚书仆射徐湛之商议此事,结果步兵校尉沈庆之大不以为然,说道:“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

77、当着内阁大臣的面,沈觉非任命戚继光为整顿京营全权大臣,兵部尚书衔,加太子少保,赐给上方宝剑,凡军中不遵号令者不分贵贱皆可斩之。

78、云气入,黄,为喜;黄而赤,尚书出镇;黑,尚书有坐罪者。

79、遵义之名始于唐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取义于《尚书》“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80、王尚书当然指的是王在晋,此人在清修明史中背描绘成了一个十足的窝囊废,完全就是用来衬托孙承宗和袁都督的光辉形象的绿叶。

81、《尚书·五子歌》里的历史故事,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82、“江汉朝宗”出自《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意即江汉汇流,朝宗归海,犹如各路诸侯去朝见天子一样。

83、来到平城后,很快成了朝中尚书韩万德的门师,也是一位爱攀高枝儿的僧人。

84、这位小姐是礼部尚书苏家的二小姐,七哥近日来着手查办折桂楼就是因为她呢!

85、又过了三个月,张方胁逼惠帝到长安,尚书仆射荀藩等人留在洛阳,恢复了羊献容的皇后地位。

86、在卢尚书的府上住了将近一个月了,夏河一开始时刻戒备,提防卢尚书口中所说的先天敌人,可是敌人久候不至,夏河也渐渐放松了,专心修炼太上灭道经。

87、王允于汉献帝初年任司徒、尚书令,录尚书事、总朝政。

88、尚书、侍郎,下设营缮司、虞衡司、都水司、屯田司、节慎库、制造库、料作所、琉璃窖监督、皇木厂监督、管理街道厅。

89、王衍最初做官不高,但是在黑丑皇后贾南风当权之后,他很快作到了尚书令。

90、由此可见唐代前期尚书省在国家行政系统中的枢要地位。

91、有个在京师做尚书的同乡向皇帝推荐他重新做官食俸,皇帝不理会,于是孟尝做了大半辈子的自耕农。

92、以后,游侠之风日盛,青少年多以身为游侠为荣,诗人骚客都崇尚书剑飘零、仗剑远游的生活。

93、张荣华的大哥在家谱中记述“满族人丁不旺,以尚书里250余户族人而言,有85%是绝户,其次就是单根独苗。

94、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95、又徙吏部尚书卢毓为仆射,即令何晏代任,进邓扬丁谧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拔茅连茹,交相庆贺。

96、从老宅里走出后,***又沿路参观了“奕世尚书坊”,走过“十全十美桥”,来到了“龙川胡氏宗祠”观瞻。

97、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98、甲辰,以门下侍郎韩忠彦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礼部尚书李清臣为门下侍郎,翰林学士蒋之奇同知枢密院事。

99、故尚书丁管,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

100、齐仆射崔季舒、黄门侍郎郭遵、尚书右丞封孝琰以极言蒙难,季舒子刚、遵子云、孝琰子君遵并及淫刑,宜免内侍,褒叙以官。

101、天绥294年4月23日晚,兵部尚书和禁军统领急冲冲的走进了皇宫,眼下,帝国风雨飘摇,绥江王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102、身为兵部尚书,正二品大员出行却只有这四个随从,比起那些前呼后应的大臣而言,确实是过于简单了。

103、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军主,对方却是尚书仆射、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手握两万虎贲,身后还站着权倾天下的柱国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太原王尔朱荣。

104、伍炳亮从做木工学徒开始,踏着时代的步伐一路走来,现在成了成功的老板、著名收藏家、鉴赏家,“颇有官到尚书吏到都的景象”,欣欣自得是自然的事。

105、庚子,特进张说复为尚书左丞相,同州刺史陆象先为太子少保。

106、不过今年宝鋆却是格外的忙碌,户部尚书沈桂芬去职,满尚书桂清人品端正是端正,但部务上头,一来能力有限,二来也要兼办内务府的差事,必然的不可能总揽全局。

107、同时精选“一钱太守、二不尚书、三汤巡抚、四知先生”四位古代清廉典范和抚宁本地廉吏翟鹏、张巨两位务实为民的故事,对历史上的清官廉吏进行宣传。

108、尚书大人,很明显,他们是想趁机作乱,京城里的旗民不反而他们却反了,这不是明摆着的吗?

109、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中国山东找蓝翔。

110、纵然田海旺冥顽不灵,可惜他性子太过软弱,虽是前任刑部尚书之子,但威望反倒不及国旭,只要国旭肯听我号令,田海旺不足为患。

111、接着,诸葛亮向后主刘禅举荐说,侍中郭攸之、尚书陈震、长史张裔、参军蒋琬,这些人都是坚贞忠直,能够以死报国的臣子,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

112、一度因病辞职归里,后任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以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升南京户部尚书

113、二楼除去溥仪祭祀祖先的奉先殿外,还有尚书府办公室和清宴堂。

114、“朕心自有权衡,无庸该尚书等鳃鳃过虑。

115、尊母亲苟氏为太后,让哥哥苻法都督中外诸军事、丞相、录尚书事等,相当于军政一把抓,并且把东海王的爵位也给了他,使他成为名符其实的第二号人物。

116、东汉和帝方储以贤良方正对策为天下第一,任博士迁议郎、洛阳令、太常卿,死后追赠尚书令、黟县侯,葬淳安城内.

117、想丞相天威,尚书营垒,总戎露布,叁府战功,经略边筹,将军忠节,流风余韵,重重触到心间。

118、任安被任命为礼部尚书,掌天下礼仪、祭享、贡举之政令。

119、这之后没几天,许及之就如愿了,因而时有“由窦尚书,屈膝执政”之语,传以为笑。

120、《尚书注疏》、《瀛环志略》等文物险些流失,导演这一险情的主角是南川市一退休干部。

121、乾隆年间,尚书和绅和侍郎纪晓岚在花园饮酒。

122、从文献来看,比较集中地记载先秦官制有《尚书》的《周官》篇和《荀子》的《王制》篇,《周官》已经亡佚。

123、当时,陈泰作为尚书,也去参加这次谒陵。

124、宏先又遣伪尚书卢阳乌、华州刺史韦灵智攻赭阳城,北襄城太守成公期拒守。

125、子仪坚辞尚书令,代宗国葬李光弼。

126、前前后后折腾了五六天,这天中午,才报说离城只有二十里地了,黄尚当时正和崇祯、吏部尚书王永光、礼部尚书李标打麻将,对几个臭手窝了一度子火.

127、但事实上李靖确实是一位出将入相的人才,但这老狐狸太狡猾,他深深地懂得功高震主,物极必返的道理,所以他在任尚书仆射期间,史书上说他:恂恂似不能言。

128、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129、诏百僚于尚书省杂议,多希执政意,参独坚执正之于法,竟征赃。

130、褚蒜子又想到自己的父亲褚裒,征他入朝任扬州刺史、录尚书事,遭到不少大臣反对,担心外戚干政、皇权旁落。

131、【归马放牛】典出《尚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132、且尚书郎的官职虽然靠近中枢,但级别并不大。

133、本报讯日前,明代著名三尚书之一的惠州人叶梦熊墓在惠州西湖边被重新寻出,惠州市有关部门在制定西湖规划中,已有了修复叶梦熊墓的具体规划。

134、丁亥,遣户部尚书陆象先往汝、许等州存抚赈给。

135、还有一个根据是,南明王朝驻湘将领兵部尚书何腾蛟给唐王的报告称,他的部众已将李自成斩于九宫山下,只是丢了首级。

136、上其夜与尚书仆射徐湛之屏人语,至旦烛犹未灭,门阶户席并无侍卫。

137、文昌的唱词,全是《尚书》、《诗经》、《论语》等经典中赞美上古圣贤帝王的文德武功。

138、僖宗李俨迁都凤翔,改元中和元年,令郑畋为西歧州内外诸军都诏讨,加兵部尚书衔,速草檄文诏令天下各道兵马入京师勤王。

139、该院将“一钱太守”、“二不尚书”等清官故事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镌刻在“清官墙”上,让干警们不忘职责操守。

140、为了照顾石虎的情绪,不仅任中山公石虎为太尉、尚书令,晋升爵位为王。

141、这魏广微当了大学士后,应当说是吏部尚书的上司,他以子侄辈的礼数三次登门拜访,赵南星闭门不纳,而且对人说“见泉(魏允贞的字)无子”。

142、《晋书·周传》中记载了当时任尚书左仆射的周“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子”的故事。

143、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

144、三品绯衣孔雀,五品青袍白鹇,怕是詹事府中人,也跟着太子上殿,立于殿右;礼部尚书、美须尚书何宗彦带着本部诸人,立于殿左。

145、乃诏礼部尚书周执羔提领改造新历,执羔亦谓测景验气,经涉岁月。

146、《尚书》定位是“诗言志”,而孔子则断言“不学诗无以言”,诗可以“兴观群怨”,载道、济世、传家。

147、礼部尚书郎丘等人“启请派官会同测验”,实际上就是让钦天监和汤若望双方打擂台。

148、以卫士杨伏念为尚书左仆射,妹婿同县苑君璋为内史令。

149、明朝吏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宰相),辞官后家居十年卒,先已加柱国、少保,乃赠太保,谥文襄。

150、而著名学者阎崇年则用出自《尚书》的“一人有庆,兆民赖之”一句庆贺世博和中国元素活动。

151、从汉代起,官员们为给皇帝留下香喷喷的好印象,总爱含鸡舌香觐见,“尚书郎含鸡舌香伏奏事”,连汇报个事儿都怀香握兰,这是何等讲究。

152、自中唐以后,由于仆射被排斥于宰相行列之外,尚书省的地位因受到使职差遣的冲击,加上用非其人,其享有的地位就逐渐下降了。

153、现半山道观之前的古牌坊上正背两面“飞来禅寺”和“十九福地”的大字,是明末兵部尚书张镜心手迹。

154、但是“功为严嵩义子、工部尚书赵文华,浙江巡抚胡宗宪攘为己有”。

155、古籍《尚书·尧典》记,“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推荐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