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2、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古观象台。
3、他创制了高表、玲珑仪、观象台计16种仪表,仪器专门测量天体使用.
4、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5、当他们在观象仪中发现某种事件的征兆时,便做出预言,但同时又说:上天可以随意地、或多或少地改变他们所说的。
6、那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象台之一,比英国的格林尼治还要老200多岁呢!
7、此处的主人公叫作帕洛马尔先生,与天文观象台同名,但他只观察自己周围最近的事物。
8、一位中国学者曾说:“这座天主教所建的观象台,将永为中国人民所纪念。”。
9、他根据感知的方式对观象进行分类。
10、日前,海伦国家气候观象台、海伦市气象局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到农田中采集土样分析旱情,为抗春旱、保春种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11、我们只要依经文玩占观象,从中温故知新,也能领略天地人事间的道理,掌握心念行为,一一复归于礼,自可趋吉避凶,克念作圣。
12、在古观象台之上,摆放着赤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纪限仪、天体仪、地平经纬仪和玑衡抚辰仪8架清代天文仪器。
13、不搬观象仪成施工难题两套方案开始实验为根治水分渗漏和避免台体开裂,562岁的北京古观象台昨天开始大修。
14、青岛观象台台长蒋丙然先生兼任青岛水族馆馆长,任命李方琮为水族馆主任,刘靖为技正,朱祖佑为技佐。
15、其中观象台的发现,印证了《尚书·尧典》所记载的尧“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历史功绩。
16、如今您上观象台,在东北角上陈列的那台,就是这架玑衡抚辰仪。
17、到了明代不仅在此间建立观象台、国子监,文采汇流,还褒扬武义,立功臣庙,庙里有徐达、常遇春、李文忠、邓愈、沐英等。
18、好在观象系辞,得象即可忘辞,辞义远非重要,重要的是通过观象理解我们在时空中的位置。
19、液化石油气蒸汽爆炸是对其安全储运构成很大威胁的一种观象.
20、玛雅人同样为人称道的是结构复杂和装饰精美的仪式用建筑,包括金字塔神庙、宫殿和观象台,它们都是在没有借助金属工具的情况下建成的。
21、由于玛雅人是出色的天文学家,有人认为他们还将这些金字塔建筑用作天文观象台.
22、利用新研制的短波传播时延实时数字显示系统,在武汉电离层观象台对BPm时号的传播时延进行了长时间连续观测。
23、莫斯科大学有动物学、人类学、古生物地质学3个博物馆,4座天文观象台,以及植物园和众多科研所。
24、康熙还授命南怀仁设计和监造了6架新的天文仪器,而乾隆又下令按照中国传统的浑仪再造一架新的仪器,命名为玑衡抚辰仪,也放在观象台。
25、据史料记载,在元上都兴盛的百年间,元代科研人员曾在上都司天台利用方位仪、天球仪和观象仪等先进仪器观测天文现象。
26、联系《尚书·尧典》所说“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的历史背景,可将我国观象授时的考古实证上推至距今四千一百年。
27、近日,新近复制成功的地平经纬仪、地平经仪、象限仪和纪限仪搬进了古观象台。
28、所以习练心眼最好的人选,是能见世象而不为世象所动的人,修炼才返观内视,有目如盲,最终达到以心观象,万象无形的境界。
29、昨天,消失百年的“打春”习俗又回来了,建国门附近的老街旧邻们齐聚古观象台内小广场,一头与真牛大小相仿的树脂黄牛稳稳当当地立在广场中间。
30、札马剌丁自己制作的天文仪器有多环仪、方位仪、斜纬仪、平纬仪、天球仪、地球仪,观象仪等七种。
31、在中国期间,他主持设计并制造了天球仪,他在1754年制作的“玑衡抚辰仪”至今还陈放在北京古观象台上。
32、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古观象台。
33、外观象个假核桃,有点类似塑料材质的感觉,用手搓揉棱角比较平滑,有油质感,用力捻搓会有手指与核桃表皮平滑摩擦后产生的声音。
34、扎马刺丁根据西域历法进“回回历”,并制造了“多环仪”、“斜纬仪”、“观象仪”等天文仪器。
35、刘松龄主持设计和制造了天球仪,他在一七五四年制作的“玑衡抚辰仪”至今还陈放在北京古观象台上。
36、造 句 网是一部在线造句词典,其宗旨是让大家更快地造出更优质的句子.
37、另一个热闹的地方在古观象台的台顶,这里安放着7台清康熙、乾隆年间制成的大型观象仪。
38、本报讯(记者赵婷)通州清真寺开工修缮;十三陵庆陵抢修工程开工;古观象台紫微殿维修工程、圆明园含经堂保护工程主体竣工。
39、又用南怀仁等制造黄道经纬仪、赤道经纬仪、地平经仪、地平纬仪、纪限仪、天体仪,其中有的至今仍陈列在北京建国门古观象台上。
40、而为了确定一座城市的标志位置,则会选用一个固定的经纬点来标示,青岛的城市坐标点就设在了原观象台子午仪室内基墩的中心位置上。
41、某些地带可能用观象仪测量过。
42、楼下正是徐家汇观象台的气象观测场,百叶箱、地温表等,一系列气象观测仪器安置在场地上,如今依然在运转中。
43、乾隆皇帝于1744年视察观象台,见所有仪器都是西方的构造和制度,便下令按照中国传统的浑仪再造一架新的仪器———矶衡抚辰仪。
44、卦书云,仰观象于玄表,俯察式于群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