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读文科博士,除非你离了学术不能活。读博士对实际工作毫无帮助。
2、在学术问题上,他已经自成一家了。
3、学术上,不同派别的争论是正常现象。
4、学术虽精,道德不足,犹诸筑高屋于流沙之上,稍有震摇,无不倾倒。
5、陈寅恪是一个学术巨人。
6、无论学术还是事功,王阳明都已成为那个时代当之无愧的第一人。即使舆论尚有非议,即使朝中*贵刻意排挤,也不能改变他被莘莘学子顶礼膜拜的事实。
7、学术上,我们不能厚古薄今。
8、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柳公权曰:心正则笔正。
9、弘奖学术启文明,栽桃种李最多情。
10、奖赏会带来厄运。学术奖、品格奖、奖章,所有这些魔鬼的创造物会鼓励伪善,还会冻结一个自由心灵的自发激荡。
11、镜以淬而日明,钢以炼而益坚,凡诸学术,进境无穷,驾轻就熟,乃有发明。
12、“文革”中,许多著名科学家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
13、最荒谬的事情莫过于使一个作家成为*裁者,就像学术界对亚里士多德所作的那样,无止境的知识蒙受其害。人们应该感谢许多事物,而不是感谢无常的信仰和判断力的中止,不是完全放弃自我,也不是永远受它们束缚。
14、盖凡百学术,如哲学、如政治、如科学,无不可与人相通,而中国历史,断然为我华夏民族之历史,无可以与人相通之理。
15、有教立道,无止仲尼;有学术业,无止颜渊。
16、他煞有介事地作了一回学术讲演。
17、他们在争论一个学术问题。
18、教授老马识途的经验,正是带领我们探索学术奥祕的最佳指引。
19、他两年前的一篇论文,因为涉及剽窃他人作品,在学术界引起轩然大波,至今仍争议未休。
20、他刚得一个学术小奖,就以为自己的学问已到升堂入室的境界,目中无人,简直是夜郎自大。
21、国王向格列佛询问欧洲的风俗、宗教、法律、政府和学术的情形。格列佛便向他讲述了英国近百年来发生的大事。但他听完却说:“这些大事只不过是一大堆阴谋、反叛、暗杀、屠戮、革命和流放”,并指责说:“你的同胞中大多数人都属于自然界中爬行地面的可憎的小毒虫中最有害的一类。”。
22、学术问题硬要用行政手段来解决,无异是方枘圆凿,行不通的。
23、从事学术研究,应详尽地占有材料,并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取精用弘的过程。
24、李贽学术归属泰州一脉,但他并未囿于泰州王学,而是以其特有的胆识直抒己见,基于其天地本源说提出自己的思想,从而使泰州学派的平民儒学具有了一定的启蒙意义。
25、在学术上,他俩打了几十年笔墨官司,在感情上,他俩又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26、艺术家如陈丹青、陈冠中、蔡国强、徐冰等等屈指可数。他们需要才情兼备,或引领潮流,或坚韧,或才思敏捷,他们为社会和教育事业奉献。同时他们的艺术作品有不可替代的学术价值和划时代意义。
27、无知的人就跟猪一样的盲目,他们嘲笑知识,讥笑学问,鄙夷地把学术的成就一脚踢开,却不知道自己正享受着学术上的一切成果。
28、圣人教人,或因病人病处说,或因个人不足处说,或因人学术有偏处说,未尝执于一言。
29、在学术问题上,他已经自成一家了。
30、学术上,不同派别的争论是正常现象。
31、陈寅恪是一个学术巨人。
32、学术上,我们不能厚古薄今。
33、“文革”中,许多著名科学家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
34、他煞有介事地作了一回学术讲演。
35、他们在争论一个学术问题。
36、教授老马识途的经验,正是带领我们探索学术奥祕的最佳指引。
37、从事学术研究,应详尽地占有材料,并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取精用弘的过程。
38、在学术上,他俩打了几十年笔墨官司,在感情上,他俩又是一对亲密无间的好朋友。
39、在学术研究问题上,不管年龄大小,能者为师。
40、摘要高校学术界造假事件接二连三地被曝光。
41、学术上有不同见解,应当允许百家争鸣。不能唯我独尊,更不能党同伐异。
42、陈教授在学术界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他的建议在学术界里举足轻重。
43、为了促进学术进步,评论界必须百家争鸣,不能强求统一。
44、让这种不学无术的人当研究所所长,沐猴而冠,不把学术搞垮才是怪事!
45、做学术就应目不窥园而不能送故迎新。
46、搞学术研究需要刻苦钻研,长期努力,急功近利是不行的。
47、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的评价,我国学术界历来褒贬不一。
48、这哪里是学术争鸣,简直是无聊的笔墨官司。
49、这不是学术争鸣,只是一场无聊的笔墨官司。
50、蔡元培先生是中国学术界的泰山北斗。
51、几十年废寝忘食的努力,才使他对学术上某些问题的看法,颖锐如新发于硎。
52、在学术上要虚心向前辈请教,切不要妄自尊大,以免见笑于大方之家。
53、老李和小王虽然相差三十多岁,但共同的学术探讨使他们成为了忘年之交。
54、学术上不能搞闭关自守,要广泛交流才能互相促进。
55、科学技术的发展说明,在学术上并没有高不可攀的险峰。
56、李老还没有写完这本书就去世了,我们只能尝鼎一脔,从中体会他的学术观点。
57、歷史是一面镜子,我们读歷史不是研究学术,而是要看看各个朝代兴盛、灭亡的原因,对於善恶、因缘、果报,人情事理之变化有更深刻的体会,我们要通晓世出世法才能弘扬佛法、护持佛法,否则往往做出毁谤正法、破坏三宝之事,自己还不知道。
58、在学术研究问题上,不管年龄大小,能者为师。
59、摘要高校学术界造假事件接二连三地被曝光。
60、他年纪虽轻,就已大名鼎鼎,享有极高的学术地位,真是后生可畏。
61、费孝通先生作为一代学人的典范,在几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孜孜以求,为建立中国化的社会学倾其一生心力,可谓著作等身,学问深厚。
62、他在学术界怀才不遇,转换跑道之后,竟在媒体的领域里呼风唤雨。
63、春秋战国时代,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后世称为百家争鸣。
64、值得指出的是,由于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侦查关系这一基本范畴缺乏必要的关注,因此本文所作的初步探讨,权作引玉之砖,就教于方家学者。
65、学术上有不同见解,应当允许百家争鸣。不能唯我独尊,更不能党同伐异。
66、不宁唯是,在我对正来教授的了解中,直率而不留情面的学术批评,从来就是他倾力倡导并乐于运用的风格或方式。
67、我要做很多类似的决定,而且要靠直觉判断。我一直努力以最学术的态度去谨慎思考不同方式所能产生的不同结果,但多数时候,你必须先确定目标,知道你要什么,然后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68、用我本行的经济学术语,我们会说这表现了一种偏好。学问是如此的引人入胜,使我们欲罢不能。
69、文章通过分析指出,中英思维模式存在着直觉与抽象、本体与客体和螺旋与直线型差异,并因此导致英汉学术论文中论证方法在修辞手段、引经据典、引用权威等方面的使用差异。
70、扎普是学术界的佼佼者,著作等身,自负而又粗鲁,喜欢讽刺挖苦,正是春风得意时,却因为婚姻破裂而不得不暂时逃避一下,不得已来到了让人感到阴郁沉闷的鲁米治。
71、目前,来自大学学术自身的逻辑矛盾和来自生态环境的种种影响,使大学内部学术生态出现了失衡,并潜伏或不时爆发学术危机,传统高等教育哲学难以自圆其说,陈旧的观念和方法捉襟见肘。
72、这是一种正常且积极的文化流播和传承现象,不应胶柱鼓瑟地用是否与克罗齐原来思想相一致来判断得失,而应看到其灵活吸收外来文化,着眼学术创新的积极意义。
73、如果我们承认,在儒学两千年间步履蹒跚和中华民族两千年间活力日衰的背后,深刻的原因乃是学术层面和宗教层面人格上帝信仰在心灵里的彻底沦丧,那么,儒学的复兴出路就不可能是接续汉唐宋明清的儒学旧轨走,儒学必须开出新境界。
74、但是,从实事求是的学术角度看,无论是柳敢向权威问难,还是章不文过饰非,应当说都表现了可贵的学者良知。
75、所以,不管各种版本的法理学教科书和学术文献所表达的观点如何清晰和言之成理,这一问题的答案,仍然犹如隐身在浓雾之中的朦胧混沌的世界。
76、教师固守着自己的学术王国和心理空间,对于他人的课堂和教学奉行基本的不干涉主义,即使在制度性的听课与评课活动中,也是习惯于做表面文章,一来可以为同事留足面子,二来也不愿意为了他人的而劳心费神。
77、陈教授在学术界是德高望重的老教授,他的建议在学术界里举足轻重。
78、此书的编写尽量做到深入浅出雅俗共赏,既要保持一定的学术水平,又要具有高度的趣味性。
79、为了促进学术进步,评论界必须百家争鸣,不能强求统一。
80、每一次新的恐慌与自责的周期都会带来一批踌躇满志的改革家,试图兜售一种解决美国学术问题的新方案。
81、看学术论文可以先看"前言",一般来说"前言"是用来开宗明义的。
82、这位研究生居然抄袭别人的作品,冒充为自己的学术论文,真是斯文扫地。
83、作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学术中心,牛津每天接待的游客络绎不断。
84、老王平时默默无闻,这次却写出了震动学术界的论文,真是一鸣惊人哪!
85、不破不立,即非学术批评。
86、在学术讨论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
87、蔡元培先生实是中国学术界的泰山北斗。
88、学术研讨会后,他的论文观点独树一帜,在同行中引起争鸣。
89、这种矫诬浮夸之风甚嚣尘上,严重影响了学术研究的严肃性。
90、他是位承前启后的科学家,在学术界有着重要的地位。
91、对一些学术问题,应该让大家各抒己见,充分讨论,不要强求一致的结论。
92、这次学术讨论会,我们虚生浪死,等着您来给我们作一次报告。
93、古代的断简残编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94、老教授这部力作很有学术价值,但曲高和寡,买的人很少。
95、他经过十年之久写出来的这部著作,体大思精,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
96、像孙老先生那样宏儒硕学的人,在学术界也是数一数二的,可惜他已退休了。
97、学术研究要有独到之处,不能傍人门户,把别人的成果占为己有。
98、他才华横溢,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99、没有百家争鸣,就没有学术的繁荣和发展。
100、学术上有不同见解,应当允许百家争鸣。不能唯我独尊,更不能厝火积薪。
101、对于美学问题,我仅仅一知半解,不能强文假醋,硬去做什么学术报告。
102、入主出奴的门户成见是不利于学术的发展的。
103、刘教授对学术界贡献良多,极受国际推崇,是位德高望重的学者。
104、学术研究应当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夺胎换骨,稳中救新。
105、在学术问题上倚门傍户的人是没有前途的。
106、,他索性躲进小楼,兀兀穷年地搞起了学术研究。
107、一个开放的学术空间,应当容许不同的见解存在,而不能党同伐异,排斥不同学派。
108、中国式的学术研究包含了比西方多得多的目的,可是往往唯独缺少了一项:兴趣。那种孩子式的,在旧仓库里翻找的乐趣。尽管中国历史的这个仓库,也许打扫得过分干净了。
109、一谈职称评审就一哄而上,某些领导出于不可告人的目的而承诺属下无理要求,甚至私相授受,把学术成就与职称命意割裂开来,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110、做学术就应目不窥园而不能送故迎新。
111、没有苦心孤诣的研究精神,无法在学术领域获得成就。
112、政治权力,无孔不入的宣传力度,对学校课堂的控制,对新闻和学术期刊的垄断性控制,能够令普遍范式再延续一代人。
113、这篇文章扩大了他在学术界的影响。
114、本文即以*弯同行的经验,并结合个人对学术论文研读与历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考察,提供一隅之见。
115、韩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所受的影响尤为深刻,这一点从韩国传统医学的学术核心体系中得以显现。
116、搞学术研究需要刻苦钻研,长期努力,急功近利是不行的。
117、傅斯年强调科学的研究,要与国际一致,不能囿于一隅之见,不能自外于国际学术发展的大潮。
118、兵家与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比较重要的两个学术派别。
119、学术上,一刃坚持有一说一,有二言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说错了,欢迎批评,可以是板砖。
120、本人研究霸王龙饲料,太监生育,在火星上搞房地产需要多少启动资金等专业学术问题。
121、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的评价,我国学术界历来褒贬不一。
122、这哪里是学术争鸣,简直是无聊的笔墨官司。
123、但是我们如果历史和客观的看待马克思主义,他们的学术并没有对文化艺术作出系统的解释,也没有形成系统的文化美学思想,我们只能在他的论著中找到相关艺术的只言片语。
124、因而,主体间性课程不是悬浮于"学术界"曲高和寡的时尚,而是要指导课程设计的思想理论。
125、他们虽然学术立场不同,今日狭路相逢,也只作君子之争。
126、这不是学术争鸣,只是一场无聊的笔墨官司。
127、在学术研讨会上,大家各就所知,互相切磋琢磨,交换心得。
128、这些人面向新旧两个世界的读者,大量著书立说,使新英格兰呈现一派严谨的学术氛围。
129、骑士的职责就是在皇帝和教廷需要战争的时候拿起手中的枪和剑,成为穿着盔甲的屠夫,将一切违背神圣帝国和梵特兰蒂冈教廷意志的家伙视作异端,砍下这些家伙的脑袋就是捍卫最大的正义。除此之外,骑士完全可以顺便跟寂寞的贵妇们探讨一下某些学术问题,与崇拜英雄的少女们一起吃顿烛光晚餐。
130、在与蔡伟的学术交流中,许多同事对他肃然起敬:"他对于古汉字的了解远远高出常人。"。
131、好吧,我承认,理想主义是对的,纯粹的学术研究的尊严是对的,对真理的各种表现形式的追求也是对的。但是恐怕到一定的时候,你就会开始怀疑是否真的存在所谓真正的真理。你会怀疑整个无限多维的宇宙背后是由一群疯子操纵。
132、李老还没有写完这本书就去世了,我们只能尝鼎一脔,从中体会他的学术观点。
133、蔡元培先生是中国学术界的泰山北斗。
134、在现今的学术界,有没有拾人牙慧的人存在呢?
135、学术上不能搞闭关自守,要广泛交流才能互相促进。一般作谓语。
136、想不到老王平时默默无闻,这次却写出震动学术界的论文,真是一鸣惊人。
137、他总认为只有自己这一学术观点是唯一正确的,而把其他学派的学术观点统统斥之为左道旁门。
138、学术研究要有独到之处,不能傍人门户。
139、学术上要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入主出奴会妨碍学术发展。
140、在学术研究中,出现笔墨官司是正常的事。
141、在学术问题上,他总是一丝不苟,溯本求源。
142、在校庆科学报告会上,一年级的大学生作研究古文字的学术报告,这在复旦大学文科还是破天荒,第一次。
143、我们所讨论的是学术思想问题,在这些问题上,我唯一服从的是真理,否则的话,无论多么大的权威,我也不会降心相从的。
144、中国学术史上存在广义校雠学派,观点鲜明,前后相承。
145、读本包括来自各大出版社书目、文学作品及社会科学学术研究。
146、宗白华的学术、艺术、人生在“空”观的召引下,呈现出风格独标的魅力。
147、前言:“形神合一”是中医基础理论中重要的学术思想之一,形神共养是中医养生的重要法则。
148、这些一度充斥他生活的事情,现在看来就像保育院里孩子们滑稽的表演,或者像中世纪的学究们为了谁也不懂的形而上学术语喋喋不休的争论。
149、学术界在论述清代漕运的政治和军事功能的同时,对漕运的社会和经济功能也多有探讨,但不够深入细致。
150、艺术及艺术教育的重要性问题已成为新世纪的学术前沿。
151、因此,我的观点是,学校应有广泛的数字化的资源收藏,以满足科研与学术工作的需要,同时还要有适应各年龄段的有趣的小说、散文以供读者选择消遣。
152、随着世界各国对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地下建筑学”作为传统建筑学的分支学科已经逐步形成。
153、与之相比,中国的问题似乎是部分基于学术成功能够带来的重大的经济、而非政治回报上。
154、文章分析了网络学术论坛的特征,并从发现、引进、推荐和应用等几个方面论述了网络学术论坛之于图书馆的积极意义。
155、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孔子注重社会、人伦关系问题的研究,而疏于自然问题的探索。
156、书中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处于学术前沿,对我们目前在这方面的研究仍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157、与阮刻本相比,保存有参考意义的异词、异字千余处,在版本、校勘、语言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158、政府机构、学术团体等。这些职业旨在管理并规划更加健康的环境系统。
159、身边的人从未听见他议论别人的学术短长,对于不同见解,往往是用“期期以为不可”之类的和缓语言表达己见。
160、此前,董强教授已经获得了由法国政府颁发的“教育荣誉勋章”(又称“棕榈叶学术勋章”)和由法兰西学院颁发的“法语国家联盟金奖”。
161、举凡学术上的实名举报,既可以看作是一种公开的学术批评和学术质疑,也可以看做是一次袒露在公共平台之上的驳难和答疑。
162、它或许并不指向于“出文化大家、造学术高门”,但一个家传户诵的文化景象,却是已经隐然浮现了。
163、本报讯(宋莹)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第三届“胡绳青年学术奖”经过评审委员会认真评选,初步产生6项获奖成果,日前开始面向全社会进行公示。
164、尽管如此,我们目前也不能听任它们恣肆无忌,更不能容忍它们招摇过市,因为它们不仅危害学术,而且也侵吞纳税人的有限的腰包,浪费国家的宝贵资源。
165、在双百方针指引下,这种学术交锋贯彻百家争鸣的精神,往往都能充分说理,以理服人。
166、可谓“大”也;细看,学术造假,衙门气息,铜臭熏天……可谓无“学”也。
167、正是随着政治、经济方面激烈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学术文化领域出现了各种学派,不同的思想在交锋中相激相荡。
168、如先生墓志铭所记的那样,肉体的胡适,为学术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思,已敝精劳神以致身死并安息了。
169、云梦秦简的出土,为秦**古提供了划时代的珍贵实物材料,对于研究秦代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170、近世以降,中国文明饱受摧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知识分子数典忘祖,投身于西洋文化怀抱,入主出奴,“言必称希腊”,丧失了学术上的自主性。
171、严氏的爱国热情、西方学术观点与锐意改革的精神均同李氏格格不入,他有“四十不官拥皋比,男儿怀抱谁人知”不满诗句。
172、几十年废寝忘食的努力,才使他对学术上某些问题的看法,颖锐如新发于硎。
173、在学术上要虚心向前辈请教,切不要妄自尊大,以免见笑于大方之家。
174、处在封闭状态中的中国学术界从有关这次会议的只言片语的报道中获得国外现代化研究的最初信息,当即认为这是对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资产阶级思潮,给予了批判。
175、王纲解纽,学术下移,思维的活跃以及思想资源的日渐丰富,也使得各家各派有可能独树新帜,自立门户。
176、一代大师,在学术思想上有创辟,彼必具有一番济世救世淑世教世心,而又高赡远瞩,深思密虑,能补偏救弊,推陈出新,发掘出人人心中所蕴藏所要求之一个新局面与新花样。
177、对于朱光潜大量的文章和著作不屑一顾,十天以前连一个字也没有读过,为了批判朱光潜才读了他的一篇文章,却可以写出长篇大论的批判文章,这样的学术态度,批评风格,在平常时期是不可想象的。
178、我的一个朋友,花了六七年时间出了一部学术价值极高的专著,弄了个副教授,而他的妻子用了一个暑假,东抄抄,西拼拼,居然也搞出一本书,也弄个副教授,他笑妻子学术水平低,而妻子反而嘲笑他不识时务,效率太低。
179、这个学生说:在我得到学术智能考试的成绩前,我会心情很焦急,坐立不安。
180、50岁的老师,应当是在学术界大展鸿图最好的年龄;应当是吟哦着锦绣诗句的声音,此刻正费力地捕捉着:噫,唉,啊,呀……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看护乐观地说老师表现得很捧,我们要给老师拍拍手哦。
18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学术上的诸子百家争鸣为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82、老李和小王虽然相差三十多岁,但共同的学术探讨使他们成为了忘年之交。
183、学术上不能搞闭关自守,要广泛交流才能互相促进。
184、科学技术的发展说明,在学术上并没有高不可攀的险峰。
185、文学史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趑趄不前,有它深刻的学术史内部原因。
186、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割裂学术之间的传承关系,认识到自己的成绩乃是以前人的成绩为起点,对前人学术补偏救弊的结果,充分肯定了前人的成绩,表现出深刻的朴素历史主义思想。
187、老王平时默默无闻,这次却写出了震动学术界的论文,真是一鸣惊人哪!
188、不破不立,即非学术批评。
189、在学术讨论会上,专家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
190、我们的学生的学术成绩当然无可置疑,但是他们的潜能,包括好奇心和创造力却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
191、蔡元培先生实是中国学术界的泰山北斗。
192、加以不论他们持什么态度,其带有西方标签的民族主义学术方向可受到两岸崇拜国际名势的学术权威的积极支持,故可左右逢源,足以收多方面之个人实惠,可谓世故之至。
193、现在我们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是这样的:躲在学院、研究室里的人都跟群众脱了节,而不跟群众脱节的那一群人又俗里俗气。
194、摘要居住环境问题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关心的重要课题。
195、学术研讨会后,他的论文观点独树一帜,在同行中引起争鸣。
196、在中国竞争激烈的学术环境中,越来越多的孩子想出人头地,因此,为满足持续增加的英语学习需求,中国的教学机构也一直在寻求雇佣外教。
197、中医学术发展源远流长,百家争鸣,但仍有部分学术问题隐晦不明,多有文章论述十二经脉之循行规律,鲜有文章详细论述十二经之气血运行始自手太阴肺经。
198、基本跟你翻的一样:从许多方面来说,198*年发生的惹人注目的事件让学术界乃至整个世界都大吃一惊。
199、面对清朝末年日益严峻的边境危机,宋教仁积极著书立说、针砭时弊,围绕边界问题的来龙去脉,从全球视角和学术层面阐发了一系列观点独到的言论。
200、各位学者的识断高下一言难尽,但毫无疑问,从学术流变的内部规律来剖析考据学的成因是颇有创意也颇具魅力的。